2013年10月份,商務部辦公廳出臺的《關于做好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有關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做好嬰幼兒配方乳粉藥店專柜銷售試行工作,模式是通過自動售貨機來銷售,北京成為首個試點,然后逐步在全國推廣,然而經過大半年的試運行,就目前來看,北方受挫,南方積極尋求突破。
在北京初定為試點之后,貝因美、多美滋、飛鶴、惠氏、圣元、雅培、雅士利和伊利等11個內外資品牌積極參與其內,然而好景不長,由于銷售渠道體系成熟,服務跟不上,藥店賣奶粉不積極,藥店服務人員成本高,藥店不愿承擔等原因,奶粉進藥店自動售貨已經撤出北京。
相比于北京ATM試售奶粉遇挫,南方市場并未受到影響,據(jù)數(shù)據(jù)統(tǒng)計,廣州有20%~30%的藥店已經在開展奶粉業(yè)務,而且在云南等局部地區(qū),"奶粉進藥店"已經實現(xiàn)了突破,云南一心堂連鎖藥店的奶粉年銷售額已經達到500萬元,很快就會突破1000萬元。
奶粉進藥店這一改革,雖然與當前國際主流相符,然而與中國消費者習慣相逆,想要讓消費者接受"奶粉進藥店",需要的是一個過程,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撅而就,相信經過調整之后,奶粉進藥店項目最終會走向成功。